黄体期促排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关键阶段,此时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,卵巢对营养需求显著提升。维生素作为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,在促进卵泡发育、维持激素平衡及改善卵巢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核心维生素及作用
1. 叶酸(维生素B9)
剂量:400~800 μg/天(孕前3个月开始)。
作用:预防神经管缺陷,支持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。
来源:绿叶蔬菜、复合维生素(如爱乐维)。
2. 维生素D
剂量:根据血检调整(通常1000~4000 IU/天),维持血清水平>30 ng/ml。
作用:改善卵子质量、调节免疫和激素分泌(低维生素D与低妊娠率相关)。
来源:日照、深海鱼、维生素D3补充剂。
3. 维生素E
剂量:100~200 IU/天。
作用:抗氧化,保护卵泡膜完整性,改善内膜血流。
来源:坚果、种子油、生殖中心常用联合补充(如与辅酶Q10搭配)。
4. 维生素B6
剂量:10~50 mg/天。
作用:调节黄体功能,缓解促排后的黄体期不适(如焦虑、水肿)。
5. 其他B族维生素
B12(尤其素食者):2.4 μg/天,支持卵泡发育和造血功能。
复合B族:协同促进能量代谢和激素平衡。
抗氧化剂(协同维生素作用)
1.辅酶Q10
剂量:100~600 mg/天(分次服用),改善线粒体功能,提升卵子能量供应。
2.维生素C
剂量:500~1000 mg/天,增强抗氧化能力,促进铁吸收。
需谨慎或避免的补充剂
- 维生素A:避免过量(>3000 IU/天),可能致畸。
- 高剂量维生素D:需监测血钙,避免中毒(>4000 IU/天长期使用需医生指导)。
个体化补充建议
人群 | 重点补充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
卵巢低反应者 | 辅酶Q10+维生素D+维生素E | 联合DHEA需医生评估 |
多囊卵巢(PCOS) | 肌醇+叶酸+维生素D | 避免过量维生素E(可能影响凝血) |
反复流产史 | 叶酸+维生素B6+B12 | 排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|
饮食与药物协同
- 优先食补:深色蔬菜(叶酸)、三文鱼(维生素D)、杏仁(维生素E)。
- 药物选择:选择生殖医学专用复合维生素(如培卵素、孕前维生素),避免单一过量。
黄体期促排期间推荐补充:叶酸+维生素D+维生素E为核心,辅以B族和抗氧化剂。具体剂量需根据体检结果和医生建议调整,切勿自行超量服用。良好的营养状态可提升促排效果,但需与药物方案协同优化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