私立医院试管套餐常常以“低价引流”吸引患者,但超三成家庭因隐性消费超支,从进口药替换到胚胎筛查加价,套路防不胜防,费用透明化成关键难题。
试管套餐价格的常见“水分”
1.基础套餐限制多
低价套餐(如3-8万元)通常仅覆盖基础流程(促排、取卵、移植),但可能不包含:
- 药物费用(促排药差价大,进口药可能额外加价2-4万元)
- 胚胎冷冻费(每年2000-6000元)
- 多次移植费用(每次约1-2万元)
- 囊胚培养、PGD/PGS基因筛查(加收1-3万元)
2.“成功率”陷阱
部分医院用“包成功”吸引客户,但合同可能要求:
- 限定移植次数(如3次后需重新付费)
- 仅针对特定人群(如35岁以下)才有效
高频隐性消费项
1.检查项目加项
套餐外的激素检查、宫腔镜、免疫筛查等可能临时加收(单项500-3000元不等)。部分医院要求重复检查,以“数据过期”为由收费。
2.实验室技术分级收费
胚胎培养可能分“普通”和“高端”实验室,后者加价50%-100%。精子/卵子预处理(如IMSI技术)可能额外收费。
3.突发情况处理费
取卵后出现腹水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的治疗费用(5000-2万元)通常不包含。麻醉费用(部分医院按小时计费)。
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有国家生殖中心资质的机构,并尽量选择按阶段付费的模式,避免陷入“低价引流,高价结算”的陷阱。必要时可聘请医疗法律顾问审核合同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