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龄女性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,促排卵方案的选择需兼顾“提高获卵数”与“降低卵巢负担”。不同方案在用药剂量、周期时长及适用人群上差异显著,需结合个体卵巢储备、激素水平及身体状况综合制定。

根据卵巢储备功能选择方案
1.卵巢储备功能尚可(AMH 1-2ng/mL,窦卵泡数5-8个)
- 推荐方案:长效长方案
- 原理:通过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(GnRH-a)预处理,抑制垂体功能,再使用促性腺激素(Gn)促排卵。
- 优势:卵泡发育同步性好,卵子成熟度高,适合35-40岁女性。
- 劣势:周期长(约1-2个月),降调节可能进一步抑制卵巢功能,40岁以上女性需谨慎使用。
2.卵巢储备功能较差(AMH 0.5-1ng/mL,窦卵泡数3-5个)
推荐方案:短方案或拮抗剂方案
短方案:
- 原理:月经第2-3天开始使用GnRH-a,同时使用Gn促排卵。
- 优势:用药时间短(10-15天),对卵巢刺激较小。
- 劣势:卵泡同步性较差,获卵质量参差不齐。
拮抗剂方案:
- 原理:月经第2-3天开始使用Gn,卵泡直径达13-14mm时加用拮抗剂抑制早发LH峰。
- 优势:治疗周期短(9-10天),患者往返医院次数少,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风险。
- 适用人群:尤其适合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。
3.卵巢储备功能极差(AMH<0.5ng/mL,窦卵泡数<3个)
推荐方案:微刺激方案或自然周期方案
微刺激方案:
- 原理:使用少量促性腺激素(如FSH 75-150IU/天)联合口服药物(如克罗米芬、来曲唑)促排卵。
- 优势:用药少、周期短(10-14天)、费用低,卵巢过度刺激风险几乎为0。
- 劣势:获卵数少(通常1-3个),需多次周期累积卵子。
自然周期方案:
- 原理:不使用促排卵药物,依赖自身卵泡生长,在优势卵泡达16-18mm时注射HCG取卵。
- 优势:几乎无药物副作用,避免卵巢刺激风险。
- 劣势:获卵数极少(通常1个,甚至无卵),需多次周期累积卵子,成功率低(单次周期妊娠率<5%)。
根据特殊需求选择方案
1.需快速累积卵子
- 推荐方案:黄体期促排卵方案
- 原理:在自然周期排卵后或取卵后3-5天,利用卵巢内残留的小卵泡继续促排。
- 优势:不占用新的月经周期,可在一个月经周期内获取2次卵子(卵泡期+黄体期),适合高龄女性快速累积卵子。
- 劣势:卵子质量可能略低于卵泡期,需结合胚胎保存技术。
2.合并多囊卵巢倾向或反复早排
- 推荐方案: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(PPOS)
- 原理:通过补充孕激素(如口服地屈孕酮或肌注黄体酮)控制LH峰,避免早排,同时促排。
- 优势:无需使用拮抗剂,通过孕激素即可防早排,药物副作用小。
- 劣势:促排期间内膜受孕激素影响,无法新鲜移植,需全胚冷冻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

上海
重庆
北京
天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