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有什么关系?

提问时间:2025-07-18 06:06· 174浏览· 点赞人数23

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有什么关系?

巧克力囊肿(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)和子宫腺肌症(adenomyosis)都是与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的疾病,但发生的部位不同,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。

共同点:都属于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

1.病因相似:均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有关。

  • 巧克力囊肿:子宫内膜组织跑到卵巢内,形成囊肿(陈旧性出血呈“巧克力样”)。
  • 子宫腺肌症: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,导致子宫增大、变硬。

3.激素依赖:受雌激素影响,病情可能随月经周期变化。

4.症状重叠:均可引起痛经(进行性加重)、月经量多、不孕等。

区别:发生部位与病理特点

特征巧克力囊肿(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)子宫腺肌症
发生部位卵巢内子宫肌层内
病理表现卵巢内充满陈旧性血液的囊肿子宫肌层增厚、质地硬(“子宫球状增大”)
影像学诊断B超/MRI显示卵巢囊肿B超/MRI显示子宫肌层增厚、回声不均
典型症状盆腔痛、性交痛、不孕严重痛经、月经量大、经期延长

两者可能同时存在

约 20%~30% 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合并子宫腺肌症,可能与以下机制相关:

  • 经血逆流:逆流的子宫内膜细胞同时种植在卵巢和子宫肌层。
  • 激素影响:雌激素水平过高促进内膜组织异位生长。
  • 免疫异常:机体无法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。

治疗策略的异同

共同原则:

  • 缓解症状(如止痛药、激素药物)。
  • 抑制雌激素(如口服避孕药、GnRH-a)。
  • 手术治疗(囊肿剔除、子宫切除等)。

差异:

  • 巧克力囊肿:若影响生育或较大(>4cm),需腹腔镜手术剔除。
  • 子宫腺肌症:药物治疗为主,严重者可能需子宫切除术(无生育需求时)。

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腺肌症是两种不同的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,可能单独或共同发生。两者均会导致痛经和不孕,但部位和病理表现不同。诊断需结合超声/MRI,治疗需根据症状、年龄和生育需求个体化选择。若怀疑患病,建议尽早就诊妇科或生殖专科。
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