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卵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关键步骤,尽管手术技术成熟,但术后仍可能伴随一系列并发症。从卵巢过度刺激到感染风险,了解这些潜在问题有助于患者提前预防、及时应对。
短期并发症(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内)
1.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
表现:轻度OHSS表现为腹胀、恶心、轻度腹痛;中度OHSS出现腹水、胸水,导致呼吸困难;重度OHSS可能引发血栓形成、肝肾功能损伤,甚至危及生命。
风险因素:年轻、瘦小、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、取卵数量过多(>20个)、E2水平过高(>5000pg/mL)。
应对:轻度OHSS可通过多饮水、补充蛋白质缓解;中重度需住院治疗,包括静脉补液、腹水穿刺引流等。
2.出血
表现:阴道少量出血(如点滴状)常见,属正常现象;若出血量多(如持续鲜血流出)、伴头晕、心慌,需警惕。
原因:穿刺针损伤血管、凝血功能异常。
应对:少量出血可卧床休息观察;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,可能需压迫止血或手术。
3.感染
表现:发热(体温>38.5℃)、下腹剧痛、阴道分泌物异味、白细胞升高。
风险因素:术后未注意卫生、盆腔原有炎症。
应对:及时使用抗生素,必要时行盆腔引流或手术清创。
4.麻醉相关反应
表现: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嗜睡(全身麻醉后常见);局部麻醉可能引发穿刺点疼痛。
应对:术后保持侧卧位(防止呕吐误吸),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;疼痛可服用止痛药。
5.卵巢扭转
表现:突发一侧下腹剧痛,伴恶心、呕吐,B超可见卵巢位置改变。
风险因素:取卵后卵巢增大、剧烈运动或体位突变。
应对:立即就医,需手术复位或切除扭转卵巢。
长期并发症(术后数周至数月)
1.盆腔粘连
表现:慢性下腹痛、性交痛,B超或腹腔镜可见盆腔组织粘连。
风险因素:反复取卵、术后感染、既往盆腔手术史。
应对:轻度粘连可理疗缓解;严重需腹腔镜分离粘连。
2.内分泌紊乱
表现:月经不规律(如提前、推迟、量多/少)、经期延长。
原因:促排卵药物干扰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,取卵后激素水平波动。
应对:多数可自行恢复,若持续3个月以上需就医调整。
3.卵巢早衰风险(极罕见)
表现:40岁前出现闭经、潮热、阴道干涩等更年期症状。
风险因素:反复取卵、家族史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应对:定期监测性激素水平,必要时激素替代治疗。
特殊情况:取卵后妊娠相关并发症
1.异位妊娠
表现:停经后腹痛、阴道流血,B超未见宫内孕囊,血HCG持续升高。
风险因素:输卵管炎症、既往异位妊娠史。
应对:立即就医,根据情况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。
2.多胎妊娠风险
表现:B超显示双胎或以上,孕期易并发妊娠高血压、糖尿病、早产。
应对:若胚胎数量过多,医生可能建议减胎术以降低风险。
并发症预防措施
1.术前评估:完善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盆腔B超等检查,排除禁忌症(如凝血障碍、盆腔感染)。
2.术中操作: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,使用超声引导减少血管损伤。
3.术后护理:
- 卧床休息1-2天,避免剧烈运动、提重物、性生活2周。
- 保持外阴清洁,每日用温水清洗,避免盆浴、游泳。
- 多饮水(每日2000ml以上),多吃高蛋白食物(如鸡蛋、牛奶、鱼肉)。
4.症状监测:术后每日测量体温、观察阴道分泌物,若出现剧烈腹痛、发热、出血增多,立即就医。
5.遵医嘱用药:按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若使用黄体酮支持,需严格按剂量服用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