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卵数量是试管婴儿治疗中影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,但无法通过单一指标精准预测。通过综合分析多项检查结果,可大致预估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性,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。
需要了解的核心预测指标
1.AMH(抗缪勒管激素)
预测公式:预期获卵数 ≈ AMH值(ng/mL)×2.5±3
举例:AMH=2.0 → 预计获卵5-8枚
2.基础卵泡数(AFC)
月经第3天阴道B超计数
预测规则:实际获卵数通常为AFC的60%-80%
3.FSH与AMH联合评估
AMH(ng/mL) | FSH(IU/L) | 预期反应 |
---|---|---|
>3.0 | <8 | 高反应(>15枚) |
1.0-3.0 | 8-12 | 正常反应(8-15枚) |
<1.0 | >12 | 低反应(≤7枚) |
结果年龄调整系数
- <35岁:AMH预测值×1.1
- 35-38岁:AMH预测值×1.0
- ≥39岁:AMH预测值×0.9
当然个体化因素是有差异的,像不同促排方案的获取数有差异,不同的个体适应不同的方案,比如拮抗剂方案获卵数≈预测值,微刺激方案获卵数≈预测值×0.6。
当个体有特殊病史的情况下,平均数字也有差异,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预测值×0.8,有过卵巢手术史预测值×0.7。
这些可以作为参考,仍有微小差异,2023年《Fertility and Sterility》研究显示AMH+AFC联合预测准确率达82%,实际获卵数与预测值差异±3枚(85%病例),±5枚(10%病例)。
预测误差主要来自卵巢对药物敏感性差异、夜针时机把握等。
取卵数量的预估需结合年龄、卵巢功能及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综合判断,即使检查结果相似,不同患者的实际获卵数仍可能存在差异。建议以医生的专业评估为准,避免因过度关注数量而忽略卵子质量这一核心因素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