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试管婴儿促排阶段,长方案、短方案与拮抗剂方案是三大主流选择,它们在用药周期、适用人群及风险控制上差异显著,如何根据个体情况精准匹配方案成为关键决策点。
促排长方案(长效长方案/黄体期长方案)
特点:
- 时间较长(约4周):先降调节(月经黄体期注射GnRH激动剂抑制垂体),14天后启动促排卵(Gn药物)。
- 适用人群:卵巢储备较好(AMH正常、基础卵泡数多)、年轻患者,或既往无卵巢过度刺激史者。
- 优势:卵泡同步性好,获卵数较多,成熟度高,内源性LH峰控制稳定。
- 风险: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风险略高,需严密监测。
促排短方案(激动剂短方案)
特点:
- 时间短(10-12天):月经第2天同步使用GnRH激动剂和促排卵药物(Gn)。
- 适用人群:卵巢功能减退(如高龄、AMH低)、既往长方案反应不良者。
- 优势:减少对卵巢的抑制,疗程短,用药简单。
- 风险:卵泡同步性较差,可能提前排卵,需密切监测激素水平。
拮抗剂方案
特点:
- 灵活高效:月经第2-3天启动Gn促排,在卵泡达一定大小(约12-14mm)时添加GnRH拮抗剂(如思则凯)抑制LH峰。
适用人群:
- 卵巢高反应者(如多囊卵巢综合征,OHSS高风险);
- 卵巢正常反应或低反应者;
- 需紧急取卵(如肿瘤患者)。
优势:疗程短(8-12天),OHSS风险低,无需提前降调节。
风险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拮抗剂对卵泡或内膜的轻微影响。
试管促排方案如何选择?
- 卵巢功能正常/年轻患者:首选长方案(获卵数和妊娠率较稳定)。
- 卵巢低储备/高龄:短方案或拮抗剂方案(减少抑制,提高反应性)。
- OHSS高风险(如PCOS):拮抗剂方案+Gn低剂量启动(降低OHSS风险)。
- 既往周期失败:根据失败原因调整(如长方案卵泡不均→尝试拮抗剂方案)。
- 时间紧迫:拮抗剂方案(无需提前降调节)。
其他注意事项
个体化调整:医生会根据超声监测(卵泡大小、数量)和激素水平(E2、LH、P)动态调整药物剂量。
特殊人群: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需超长方案(2-3个月降调节)。
最终促排方案需由生殖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,患者无需过度纠结方案类型,配合监测和用药是关键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