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访问图标查看手机版

确诊无精症要做哪些检查?

无精症作为男性不育的“隐形杀手”,确诊需通过精液分析、激素检测、超声影像及睾丸活检等系统检查,精准定位病因才能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。

1. 精液分析(核心检查)

重复精液检查:至少进行2-3次精液离心后显微镜检查,确认精液中无精子。

精液量、pH值等: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梗阻(如精液量少、pH酸性可能提示射精管梗阻)。

2. 病史与体格检查

病史:询问青春期发育、隐睾史、感染(如附睾炎)、手术(如疝气手术)、放化疗、家族遗传病等。

体格检查:

睾丸大小(小睾丸提示生精障碍)。附睾/输精管是否触及(缺失或增粗可能提示梗阻)。第二性征(如胡须、喉结)评估激素水平。

3. 激素检查(抽血)

FSH(卵泡刺激素):升高提示生精障碍(如唯支持细胞综合征)。

LH(黄体生成素)、睾酮:评估睾丸间质细胞功能。

PRL(泌乳素):高泌乳素可能抑制生精。

抑制素B(可选):反映生精上皮功能。

4. 影像学检查

阴囊超声:检查睾丸、附睾、精索静脉曲张等。

经直肠超声(TRUS):排查射精管梗阻(如囊肿、钙化)。

MRI(可选):怀疑垂体瘤或中枢病变时使用。

5. 遗传学检查

染色体核型分析:排查克氏综合征(47,XXY)等。

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(AZFa、AZFb、AZFc区):影响精子发生。

CFTR基因检测(怀疑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时)。

6. 诊断性手术(必要时)

睾丸活检:区分梗阻性(睾丸内有精子)与非梗阻性无精症(无精子)。

显微取精术(mTESE):在非梗阻性无精症中尝试获取精子。

7. 其他检查(根据情况)

精浆生化(如果糖、α-糖苷酶):判断梗阻部位。

抗精子抗体(可选):免疫因素评估。

确诊后的无精症分类

梗阻性无精症(OA):输精管道阻塞,睾丸生精正常。

非梗阻性无精症(NOA):睾丸生精功能障碍。

无精症下一步治疗方向

梗阻性:手术复通(如输精管吻合术)或直接取精(如经皮附睾取精,PESA)。

非梗阻性:尝试显微取精(mTESE)联合试管婴儿(ICSI),或考虑供精。
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