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试管的时候需要做子宫内膜免疫检查吗?子宫内膜免疫检查正逐渐成为关键环节。这项检查通过评估子宫内膜的免疫状态,帮助医生判断子宫环境是否适合胚胎着床,尤其对反复移植失败或存在不明原因流产史的患者,其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什么是子宫内膜免疫检查?
子宫内膜免疫检查旨在评估子宫腔内免疫细胞的种类、数量和活性状态。子宫内膜的免疫环境对于胚胎的着床和发育至关重要。它需要一种精细的平衡:
免疫耐受: 母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将胚胎(带有父系抗原,属于“半同种异体”)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和排斥。
免疫支持: 同时,免疫细胞(如自然杀伤细胞、调节性T细胞等)还需要为胚胎的侵入、胎盘的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营养。
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(例如炎症因子过多或某些免疫细胞异常活跃),就可能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或早期流产。
哪些人需要考虑做这项检查?
强烈建议以下人群进行子宫内膜免疫检查:
- 反复种植失败(RIF)患者: 指多次(通常认为≥3次)移植高质量胚胎均未能获得妊娠的情况。这是进行内膜免疫检查最核心的指征。
-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(RPL)患者: 指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,且经过常规检查(染色体、解剖结构、内分泌、凝血等)未发现明确原因。
- 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: 如抗磷脂综合征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,即使病情稳定,也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。
- 子宫内膜异位症/腺肌症患者: 这些疾病常伴有盆腔和子宫内膜的慢性炎症状态,可能改变局部免疫环境。
对于第一次做试管或没有上述病史的患者,通常不推荐常规进行此项检查。 因为检查属于有创操作(需要子宫内膜活检),且成本较高,常规应用的效价比不高。
常见的子宫内膜免疫检查有哪些?
好柿生殖顾问提到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以下两种,常常结合使用:
子宫内膜NK细胞(uNK细胞)数量与活性检测: 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CD56+ NK细胞的密度和细胞毒性(如通过CD16、穿孔素、颗粒酶B等标记物)。uNK细胞过高或活性过强,可能对胚胎有攻击性。
子宫内膜菌群(EMMA)和慢性内膜炎(ALICE)检测:
- EMMA: 检测子宫内膜的微生物组成,判断乳酸杆菌是否占主导(有益菌)。乳酸杆菌不足可能影响着床。
- ALICE: 检测特定病原体(如_Atopobium vaginae_, _Gardnerella vaginalis_等),以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(CE)。CE是一种轻微的、持续的子宫内膜炎症,会导致免疫环境失衡,是着床失败和流产的潜在元凶。
此外,更全面的检查套餐还可能包括与炎症和免疫耐受相关的细胞因子(如IL-6, TNF-α, IFN-γ等)的检测。
如果检查发现异常,如何治疗?
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,医生会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:
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(CE): 使用抗生素(如多西环素)治疗。
对于uNK细胞数量/活性过高或Th1/Th2细胞因子失衡: 可能会采用:
- 免疫抑制治疗: 如低剂量的皮质类固醇(强的松、地塞米松)。
- 免疫调节治疗: 如输注脂肪乳、注射免疫球蛋白(IVIG)、服用羟氯喹等。(注:这些疗法存在争议,并非标准方案,需与医生深入沟通利弊)
- 宫腔内灌注: 如HCG(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或G-CSF(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),以改善内膜容受性。
对于子宫内膜菌群失调(EMMA结果异常): 建议补充益生菌(口服或阴道用药)。
总结与建议
非必需,但对特定人群很重要: 如果您是初次试管且无不良孕产史,通常无需立即检查。
关键指征: 如果您有反复移植失败或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经历,那么子宫内膜免疫检查是非常有价值的排查手段。
咨询您的生殖医生: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。请与您的主治生殖医生充分沟通您的全部病史,由医生来判断您是否属于需要检查的适应人群。
理性看待: 子宫内膜免疫因素只是导致种植失败的众多原因之一(约占RIF原因的15-20%)。其他如胚胎染色体异常、子宫解剖结构问题、凝血功能、内分泌因素等同样需要系统筛查。
最终,是否进行这项检查,应基于您的个人情况,由专业的生殖医生团队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