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访问图标查看手机版

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免疫紊乱妈妈的458天试管长征

在备孕的征途上,有些人的路格外崎岖。

本文分享的是苏女士(化名)在长达458天的时间里,历经2次取卵、3次移植、数次方案调整,最终拥抱幸福的真实故事。

01初次挫败

32岁的苏女士与丈夫结婚4年,未避孕未孕。长期的痛经和周期紊乱让她早已怀疑自己。在当地一家生殖中心,经过一系列检查,她被确诊为双侧巧克力囊肿(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)
和AMH值偏低(1.2 ng/mL)。医生建议她尽快进行试管婴儿助孕。

苏女士一贯做事果断的风格,丝毫没用犹豫就按照医生的安排,开始启动了试管周期。

第一次促排 & 移植:

采用标准长方案,取卵8枚,形成3枚优质胚胎。新鲜周期移植2枚优质鲜胚,剩余1枚冷冻。移植后14天,HCG<5,宣告失败。医生安慰她:“第一次,可能是概率问题,还有冻胚。”此时还没有意识到有其它失败原因,并没有进一步筛查。

第二次移植(冻胚):

一个月后,苏女士精心准备了内膜,解冻唯一的冻胚进行移植。然而,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,依然是白板。两次失败,这才开始让苏女士和先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焦虑。

开始自问“这是为什么”。便开始学习试管知识,上网了解全国试管生育知名的医院和专家。同时也预约了我们好柿生殖的特邀专家进行咨询评估

02深入探因

连续的失败我们意识到,问题绝非“概率”那么简单。好柿生殖医生根据报告,建议她的主治医生进行更深入的排查:“你的内异症可能是反复种植失败的关键,但我们或许需要看看有没有其他‘绊脚石’。”

于是,苏女士再当地进行了一系列反复种植失败(RIF) 和免疫因素的深入检查。结果令人震惊又“庆幸”:

内膜容受性分析(ERA):显示她的“种植窗”比常人推迟了约24小时。这意味着常规时间移植,胚胎和内膜永远“对不上信号”!

免疫学筛查:发现她体内自然杀伤细胞(NK细胞)活性显著升高,抗核抗体(ANA)呈阳性。

这意味着她的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激活状态,可能会将到来的胚胎当作“外来入侵者”进行攻击,从而阻止其着床。

诊断明确了: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免疫系统紊乱。这解释了为何优质的胚胎也无法在她的子宫内安家。

03联合诊疗,再次出发

面对复杂病情,主治团队制定了全新的、极具针对性的方案。

1、预处理阶段:

o 针对内异症:注射2针GnRH-a(降调节针),人为创造“假绝经”状态,彻底抑制内异症病灶的活性,为胚胎创造一个“平静”的宫腔环境。

o 针对免疫紊乱:开始口服强的松和羟氯喹,以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。

2、促排与养囊:

鉴于AMH值不高,本次采用了抗结剂方案,温和促排。取卵9枚,最终养成4枚囊胚。全部进行PGS筛查后,获得3枚染色体正常的健康囊胚(2男1女)。这为后续移植打下了坚实的胚胎基础。

3、移植周期——精密计算的“总攻”:

o 内膜准备:采用人工周期,使用大剂量雌激素让内膜均匀生长。

o 精准 timing:根据之前的ERA结果,特意将移植时间比常规日期推迟了一天,确保胚胎和内膜“精准相遇”。

o 免疫抑制保驾:在移植前五天开始,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(IVIG),强力压制可能攻击胚胎的NK细胞。同时继续口服强的松和阿司匹林。

移植后,苏女士在焦虑与期待中度过了14天。这期间,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“绝对卧床”,而是在全方位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舒缓的活动,保持血流畅通。

04云开见月明

第14天清晨,她颤抖着测下了验孕棒——前所未有的、清晰无比的两道杠!医院抽血确认:HCG 415!成功怀孕!

然而,战斗并未结束。由于免疫问题,她的早孕期仍需严密监护。她持续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、强的松和羟氯喹进行保胎,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和胎儿发育情况。直到NT超声检查顺利通过,胎儿发育符合孕周,她才真正允许自己喜极而泣。

回望这400多天的长征,她感慨万千:“我曾经觉得老天爷对我太不公平,为什么别人那么简单的事,到我这里却难如登天。但现在我明白了,每个人的花期不同。感谢现代医学的精准,更感谢没有放弃的自己和我先生。

专家点评:

此案例典型地展示了对于复杂不孕因素患者,“一站式”粗放式治疗已不足够,需要“抽丝剥茧”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。

(为保护隐私,患者个人信息及具体医院名称已做模糊化处理)

如需进一步解读或有其他需求,请随时告知!
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

上一篇:有子宫内膜异位症,促排要注意什么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