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许多备孕女性面临的难题,传统促排方案常因获卵数少而陷入困境。黄体期促排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,通过二次促排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,但其适用性仍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评估。
黄体期促排方案的适用性
黄体期促排方案是一种新的促排卵方案,近些年临床应用逐渐增多。它主要适用于卵巢功能低下、卵巢储备降低的患者,这些患者每一个卵子都尤为珍贵。黄体期促排方案可以在卵泡期促出一批卵泡取卵后,接着黄体期再促一批卵泡,这样一个月经周期就可以收获两批卵子,提高促排卵效率。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,这无疑是一个增加获卵机会的有效手段。
黄体期促排方案的优势
增加获卵数: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者,在卵泡期排卵诱导和黄体期排卵诱导后,部分患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,增加卵子和可用胚胎的数量,增加生育的可能性,改善不良妊娠结局。
提高成功率:对于在卵泡期促排卵计划中未获得卵子的患者,可在随后的黄体期进行促排卵,也能够增加使用胚胎最终植入和怀孕的成功率。即一个月经周期内可以取两次卵,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,也能够增加成功率。
避免过早排卵:黄体期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,对垂体抑制更深,孕激素可降低黄体生成素(LH)的脉冲频率,在黄体期促排卵过程中LH处于低水平,卵泡一般不会提前排卵。
减少卵巢过度刺激风险:与常规促排方案相比,黄体期促排很少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,患者安全性更高。
黄体期促排方案的弊端
卵巢反应不稳定:由于黄体期卵巢处于生理性黄体形成阶段,此时促排可能干扰自然激素水平,导致卵泡发育不同步,获卵数量和质量波动较大。
周期控制难度较高:黄体期促排方案需要更频繁的激素监测和药物调整,增加治疗复杂性和经济负担。
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: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体功能不足,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,降低胚胎着床率。
全胚冷冻:黄体期促排卵在该促排周期是无法移植的,必须将胚胎冷冻保存。
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
适用人群:黄体期促排方案特别适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、卵泡期获卵少的患者,以及需要紧急生育力保存的人群(如肿瘤患者)。
注意事项:
- 精准把控用药时机:黄体期促排方案需要精准把控用药时机,避免内分泌紊乱。
- 密切监测激素水平: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卵泡发育和激素变化,及时调整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。
- 遵循医嘱: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,以防卵巢扭转或激素失衡。
黄体期促排方案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开辟了“时间追赶”的生育通道,其有效性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。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,结合年龄、基础卵泡数及激素水平制定个性化方案,方能在安全前提下最大化获卵机会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