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卵期是女性月经周期中生育能力最强的阶段,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,但会因个体周期差异略有浮动。准确识别排卵期不仅能提高受孕几率,还能帮助女性了解自身生理规律。
如何判断排卵期?
1.日历推算法
适用于周期规律的女性(28-30天)。
排卵期≈下次月经前14天,前后3天为易孕期。
示例:若月经周期为28天,本次月经1月1日来潮,则排卵期约为1月14日(1月1日+28天-14天)。
2.基础体温法
排卵后黄体分泌孕激素,使体温升高0.3-0.5℃。
操作:每天清晨固定时间测体温并记录,体温突然上升0.3℃以上可能为排卵日。
注意:需连续测量3个月以上,且睡眠不足、感冒等可能影响结果。
3.排卵试纸检测
检测尿液中LH(促黄体生成素)峰值,强阳性后24-48小时排卵。
使用时间:月经第10天开始,每天固定时间(如上午10点)检测,避免尿液稀释。
4.B超监测
通过阴道超声观察卵泡发育,最准确的方法。
适用人群:周期不规律、备孕困难或需精准指导同房者。
排卵期常见症状
1.阴道分泌物变化
表现:分泌物增多,呈透明、拉丝状(类似蛋清),可拉长至10cm以上。
原因:雌激素水平升高,宫颈黏液变得稀薄,利于精子穿透。
2.下腹轻微疼痛
表现:一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,持续数小时至1天。
原因:卵泡破裂时少量液体刺激腹膜,或输卵管收缩导致。
3.体温轻微升高
表现:基础体温上升0.3-0.5℃,持续至月经来潮前。
注意:需结合基础体温曲线判断,单日体温波动可能不准确。
4.乳房胀痛
表现:乳房敏感、胀痛,触碰时疼痛加重。
原因: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刺激乳腺。
5.性欲增强
表现:对性行为的兴趣提高,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。
6.其他症状
少数人可能出现排卵期出血(少量褐色分泌物)、情绪波动或疲劳感。
排卵期与受孕的关系
最佳受孕时机:排卵后24小时内,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存活3-5天,因此排卵前1-2天至排卵后1天为易孕期。
提高受孕率建议:
- 结合多种方法(如试纸+体温)确定排卵期。
- 排卵前后每2天同房一次,避免频繁同房导致精子质量下降。
-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(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、避免烟酒)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

上海
重庆
北京
天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