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辅助生殖技术中,囊胚活检与卵裂期活检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(PGT)的关键环节。两者虽同为基因诊断手段,却因取样时间、细胞类型及检测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,直接影响着胚胎筛选的精准度与妊娠成功率。
操作时间
卵裂期活检:在胚胎培养的第3天进行,此时胚胎处于卵裂期,含有6-8个细胞。
囊胚期活检:在胚胎培养的第5-6天进行,胚胎已发育至囊胚期,包含数百个细胞。
取样细胞类型
卵裂期活检:取1-2个卵裂球(胚胎分裂形成的细胞),这些细胞具有全能性,可能发育为胎儿本体。
囊胚期活检:取3-5个滋养外胚层细胞,这些细胞未来会发育为胎盘,不参与胎儿本体的形成。
胚胎损伤风险
卵裂期活检:由于取样细胞可能影响胚胎发育潜力,胚胎损伤风险相对略高。
囊胚期活检:滋养外胚层细胞不参与胎儿本体发育,因此活检对胚胎的损伤风险更低。
检测准确性
卵裂期活检:可能存在卵裂球“嵌合体”现象(即部分细胞正常、部分异常),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,准确性约为85%-90%。
囊胚期活检:细胞分化更成熟,嵌合体比例降低,检测准确性更高,可达95%以上。
适用场景
卵裂期活检:多用于胚胎数量少、担心囊胚培养失败的情况。
囊胚期活检:是常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(PGT)的首选方式,尤其适合染色体结构异常(如平衡易位)、单基因病检测等场景。
操作难度与胚胎复苏率
卵裂期活检:对检测技术要求较高(如单细胞PCR技术),且活检后胚胎冷冻复苏的成活率略低。
囊胚期活检:可提取更多细胞样本,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,且活检后冷冻复苏的成活率相对较高。
囊胚活检凭借更高的检测准确性、更低的胚胎损伤风险,成为多数生殖中心的首选方案;而卵裂期活检则因操作便捷、适应胚胎数量有限的场景,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。选择何种方式,需结合胚胎质量、患者需求综合判断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