胚胎分级是辅助生殖技术(如试管婴儿)中评估胚胎质量的关键步骤,主要通过形态学特征(如细胞数量、大小、碎片率等)进行评分。不同阶段的胚胎(如卵裂期胚胎、囊胚)有不同的分级标准,优质胚胎通常具备发育潜力高、染色体异常风险低的特点。
卵裂期胚胎(D3胚胎)的分级
卵裂期胚胎指受精后第3天的胚胎,此时胚胎应发育至6-8细胞阶段。分级主要依据以下指标:
1.细胞数量
优质标准:6-8个细胞(最佳为8细胞)。
原因:细胞数量反映胚胎的分裂速度,8细胞胚胎的着床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4细胞或12细胞胚胎。
2.细胞大小均匀性
优质标准:细胞大小一致,形态规则。
异常情况:细胞大小差异大(如“大细胞+小细胞”)可能提示胚胎发育潜力不足。
3.碎片率
定义:胚胎细胞间无核的残余物,碎片率越高,胚胎质量越差。
分级标准:
- A级(优质):碎片率<10%;
- B级(良好):碎片率10%-25%;
- C级(一般):碎片率25%-50%;
- D级(差):碎片率>50%(通常不可用)。
4.多核现象
优质标准:无多核细胞(即单个细胞内无多个细胞核)。
原因:多核细胞可能提示染色体异常或分裂异常,降低胚胎发育潜力。
综合分级示例:
- 8细胞Ⅰ级:8个细胞,大小均匀,无碎片,无多核 → 优质胚胎;
- 6细胞Ⅱ级:6个细胞,大小稍不均,碎片率15% → 可用胚胎,但质量稍差。
囊胚(D5/D6胚胎)的分级
囊胚是受精后第5-6天的胚胎,已发育至更复杂的结构(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)。分级采用Gardner分级系统,主要评估以下两部分:
1.囊胚扩张程度(1-6期)
- 1期:早期囊胚,腔体未形成;
- 2期:囊胚腔体积<胚胎总体积的1/2;
- 3期:囊胚腔体积≥胚胎总体积的1/2;
- 4期:完全扩张囊胚,腔体充满胚胎;
- 5期:孵化中囊胚,部分滋养层细胞突破透明带;
- 6期:完全孵化囊胚,脱离透明带。
- 优质标准:3-6期(尤其4期以上),提示胚胎发育潜力高。
2.内细胞团(ICM)分级(A/B/C)
- A级:细胞紧密排列,数量多;
- B级:细胞较松散,数量较少;
- C级:细胞稀疏或缺失。
- 优质标准:A级或B级(内细胞团将发育为胎儿)。
3.滋养层细胞(TE)分级(A/B/C)
- A级:细胞紧密连接,形成连续上皮层;
- B级:细胞较松散,但数量足够;
- C级:细胞稀疏或破碎。
- 优质标准:A级或B级(滋养层细胞将发育为胎盘)。
综合分级示例:
- 4AA囊胚:4期完全扩张囊胚,内细胞团A级,滋养层A级 → 顶级优质胚胎;
- 3BB囊胚:3期囊胚,内细胞团B级,滋养层B级 → 可用胚胎,但质量稍逊于4AA。
优质胚胎的判定标准
1.卵裂期胚胎(D3)
- 细胞数量:6-8个细胞(最佳8细胞);
- 细胞大小:均匀一致;
- 碎片率:<10%(A级)或10%-25%(B级,需结合其他指标);
- 无多核现象。
- 典型优质胚胎:8细胞Ⅰ级、7细胞Ⅰ级。
2.囊胚(D5/D6)
- 扩张程度:3-6期(尤其4期以上);
- 内细胞团:A级或B级;
- 滋养层细胞:A级或B级。
- 典型优质胚胎:4AA、4AB、4BA、5AA。
胚胎分级的意义与局限性
意义
预测妊娠率:优质胚胎的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低质量胚胎(如4AA囊胚的妊娠率可达60%-70%)。
指导移植策略:优先移植优质胚胎,剩余胚胎可冷冻保存。
降低多胎风险:单胚胎移植时,选择优质胚胎可兼顾成功率与安全性。
局限性
形态学≠遗传学:即使形态学优质胚胎,仍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(如PGT-A检测显示非整倍体)。
主观性:不同胚胎学家对碎片率或细胞均匀性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。
动态发育:部分低分级胚胎可能后续发育潜力更高(如“慢发育胚胎”)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