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访问图标查看手机版

取卵后是否需要黄体支持?需要黄体支持的原因是什么?

取卵是试管婴儿治疗的关键步骤,但这一过程会打破女性体内自然的激素平衡。黄体支持作为取卵后的常规干预措施,通过外源性补充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,为胚胎着床和早期发育提供必要的生理环境。

为什么需要黄体支持?

1.弥补黄体功能不足

促排卵药物的影响:取卵前使用的促性腺激素(如FSH、HMG)会过度刺激卵巢,导致黄体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,孕酮分泌不足。

取卵操作的干扰:穿刺取卵可能破坏卵巢皮质,影响黄体形成,进一步降低孕酮水平。

生理需求:孕酮是维持早期妊娠的关键激素,若水平不足(<5ng/mL),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,胚胎难以着床或易流产。

2.抑制子宫异常收缩

孕酮可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,减少取卵后因卵巢刺激或胚胎移植引起的子宫收缩,避免胚胎被排出。

3.调节免疫环境

孕酮能抑制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的排斥反应,促进免疫耐受,为胚胎着床创造有利条件。

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风险(特定情况下)

对OHSS高风险患者(如多卵泡发育、雌二醇水平过高),黄体支持药物(如GnRH-a)可诱导黄体溶解,减少腹水生成,缓解症状。

黄体支持的方式及选择依据

1.常用药物

黄体酮类药物:

  • 肌肉注射:黄体酮注射液(如雪诺同),效果稳定但可能引起局部硬结。
  • 阴道给药:黄体酮凝胶(如Crinone)或栓剂,子宫局部浓度高,全身副作用少。
  • 口服:地屈孕酮片(如达芙通),方便但生物利用度较低。
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:

模拟LH峰维持黄体功能,但可能加重OHSS风险,现多被黄体酮替代。

雌激素:

联合孕酮使用(如补佳乐),适用于内膜薄或雌激素水平低的患者。

GnRH-a:

用于OHSS高风险患者的“触发”方案,替代hCG诱导排卵,同时减少黄体生成。

2.选择依据

患者情况:

鲜胚移植:需常规黄体支持(如黄体酮+雌激素)。

冻胚移植:若为人工周期准备内膜,需外源性补充孕酮;若为自然周期,可能仅需少量支持。

OHSS风险:高风险患者避免使用hCG,优先选择GnRH-a触发+黄体支持。

药物特性:

阴道给药适合怕打针或需长期用药者;注射剂适合孕酮水平极低或需快速起效者。

黄体支持的持续时间

1.鲜胚移植:从取卵后第3天开始,持续至妊娠10-12周(胎盘形成后自行分泌孕酮)。

2.冻胚移植:

人工周期:从内膜转化日(孕酮给药日)开始,持续至妊娠10-12周。

自然周期:根据排卵时间调整,通常从排卵后第3天开始。

3.特殊情况:反复流产或免疫异常患者:可能需延长至妊娠20周。
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