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卵后因促排卵药物影响及术后活动减少,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。预防需从运动、饮食、辅助措施及症状监测四方面综合干预,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。
适度活动:促进血液循环,避免久卧
取卵后无需绝对卧床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(如跑步、跳跃)以防卵巢扭转或出血。建议通过以下低强度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:
踝泵运动:平躺或坐位时,缓慢勾脚尖(背屈)至最大限度,保持5秒后放松,再缓慢绷脚尖(跖屈)至最大限度,重复10-15次/组,每日3-4组。
股四头肌等长收缩:平躺时,用力收缩大腿前侧肌肉(如模拟“踢腿”动作),保持5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/组,每日3-4组。
坐位下肢运动:坐直后,交替抬起双腿至与地面平行,保持5秒后缓慢放下,重复10-15次/组,每日3-4组。
散步:术后24小时内可下床慢走,每次10-15分钟,每日2-3次,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。
物理辅助:穿戴弹力袜或使用循环设备
弹力袜:
适用人群:高龄(>35岁)、肥胖(BMI≥30)、有血栓病史或家族史、术后活动受限者。
穿戴时间:术后24-72小时,具体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。
作用机制:通过梯度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,降低深静脉血栓(DVT)风险。
注意事项:选择医用级弹力袜,避免过紧或过松;皮肤敏感者需权衡利弊。
循环驱动设备:
如医院配备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(IPC),可辅助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尤其适用于术后活动受限者。
水分补充:降低血液黏稠度
每日饮水量:1.5-2升(约8-10杯水),分次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。
作用机制:充足水分可稀释血液,降低血小板聚集风险,同时促进排尿,预防取卵后腹水。
注意事项: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,以防脱水。
饮食调整:预防血栓的蔬菜与水果
推荐食物:
蔬菜:卷心菜、番茄、茄子、菠菜(富含维生素K,但需注意与抗凝药物(如华法林)的相互作用,服用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)。
水果:苹果、猕猴桃(富含维生素C,促进新陈代谢)。
其他:全谷物、坚果(富含膳食纤维,降低血脂)。
避免食物:
高脂肪、高糖分食物(如油炸食品、甜点),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。
生冷或不易消化食物(如生鱼片、冰淇淋),以防胃肠道不适。
医学监测:警惕异常症状
常规检查:
术后可能需检测D-二聚体(血栓标志物),若升高需进一步评估。
超声心动图或CT血管造影术:用于确认是否存在血栓形成迹象。
异常症状:
下肢症状:单侧腿部肿胀、疼痛、皮肤发红或发热。
全身症状:胸痛、咳嗽、咯血(可能提示肺栓塞)、呼吸困难。
紧急处理:
若出现上述症状,需立即就医,可能需抗凝治疗(如低分子肝素)或溶栓治疗。
特殊情况处理
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:
表现为腹胀、腹痛、呼吸困难等,可能因血液浓缩增加血栓风险。
医生可能建议短期穿戴弹力袜、使用抗凝药物,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。
长期卧床者:
如因身体不适需减少活动,需加强物理辅助(如弹力袜、IPC)并增加饮水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