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殖医学评估中,AMH值与基础卵泡数常被并称为卵巢储备功能的“双指标”。前者通过血液检测反映卵泡库存总量,后者经阴道超声直观呈现双侧卵巢初始卵泡数量,二者虽关联密切,但在评估生育力时各有侧重且无法相互替代。
两者的关系与区别
指标 | AMH(抗缪勒管激素) | AFC(窦卵泡计数) |
---|---|---|
它是什么 | 由小卵泡分泌的一种激素水平(血液中) | 月经初期B超直接数出的卵泡数量(影像上) |
反映内容 | 卵巢中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总储备(“总库存量”) | 当前周期可募集的、可见的卵泡数量(“当期可用的现货”) |
检查方式 | 抽血 | 阴道B超 |
稳定性 | 周期内非常稳定,任何时间可查 | 周期内有轻微波动,需在月经第2-3天检查 |
影响因素 | 更易受内分泌疾病(如PCOS)、维生素D水平等影响 | 更易受B超医生技术和经验、卵巢位置等影响 |
AMH值和基础卵泡数哪个更重要?
两者同样重要,缺一不可。 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提供的信息各有优势:
1.AMH的独特优势:
- 量化总体储备:能更早地提示卵巢储备下降的趋势。有时AFC还未明显减少,AMH可能已经先降低。
- 便捷稳定:不受月经周期和时间限制,随时可查,方便追踪变化。
- 预测绝经年龄:在预测远期生育力和绝经时间方面略优于AFC。
2.AFC的独特优势:
- 直观可视:直接看到当月的“起点”,是制定促排卵方案和起始剂量的最直接依据。
- 排除干扰:可以同时观察卵巢结构,是否有囊肿、巧囊等,这些可能会影响AMH值。
- 评估反应:在促排过程中,通过追踪AFC的变化来评估卵巢对药物的反应。
临床如何结合使用?
医生会像拼图一样,将两者结合其他指标(如FSH、年龄)一起解读:
组合情况 | 可能意味着 | 临床对策 |
---|---|---|
AMH低 + AFC低 | 卵巢储备功能确实减退 | 制定温和刺激方案(如微刺激),目标获取高质量卵子,做好多次取卵的准备。 |
AMH高 + AFC高 | 卵巢储备良好,可能为多囊卵巢倾向 | 采用拮抗剂等方案,警惕OHSS风险,用药剂量需谨慎。 |
AMH低 + AFC尚可 | 仍有机会 | 是一个相对积极的信号,可能对促排药物有反应,可积极尝试。 |
AMH高 + AFC低 | 可能存在技术误差或周期波动 | 建议下个月经周期复查B超,或由另一位医生操作B超确认。 |
AMH和AFC是评估卵巢功能的“左膀右臂”,没有哪个更重要之说。尤其在两者不一致时,能帮助医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。
这两个指标共同服务于一个最终目的——制定最合适的个体化促排方案,以期在您的身体条件下获得最优的卵子数量和质量的平衡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