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正在试管备孕的女性都会认为基础卵泡少,常让人忧心是否卵巢早衰已至,实则二者不能简单划等号。基础卵泡少是表象,卵巢早衰有特定诊断标准,需综合多方面判断,莫要过早恐慌。
基础卵泡少 vs. 卵巢早衰(POI)的区别
特征 | 基础卵泡少(卵巢储备下降) | 卵巢早衰(POI) |
---|---|---|
定义 | 窦卵泡数(AFC)少于同龄人(如<5个) | 40岁前卵巢功能衰竭(闭经+FSH>25 IU/L) |
月经情况 | 通常月经规律 | 闭经或月经稀发(>4个月) |
激素水平 | FSH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(<15 IU/L) | FSH持续>25 IU/L,AMH极低(<0.1 ng/ml) |
生育潜力 | 仍有自然妊娠可能,但几率降低 | 自然妊娠几率极低,多需供卵 |
基础卵泡少的常见原因
- 年龄因素:35岁后卵泡自然减少,属生理性衰退。
- 暂时性下降:压力、熬夜、过度减肥等可逆因素导致。
- 卵巢储备不足:卵泡数量天生较少,但功能正常(需结合AMH判断)。
注:单纯AFC少但AMH正常、月经规律者,不等于卵巢早衰!
如何确诊卵巢早衰?
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
- 年龄<40岁;
- 闭经≥4个月;
- 两次FSH>25 IU/L(间隔4周);
- AMH极低或检测不到。
基础卵泡少该怎么办?
进一步检查:测AMH、FSH、E2,结合年龄综合评估。
改善生活方式:补充维生素D、抗氧化剂(如辅酶Q10),避免熬夜/吸烟。
生殖干预:
- 若备孕:尽早尝试自然受孕(6个月内未成功需就医);
- 试管方案:采用微刺激或黄体期促排,减少卵泡浪费。
基础卵泡少可能是卵巢衰老的早期信号,但并非绝对诊断。卵巢早衰是明确的功能衰竭,需激素+症状确诊。即使AFC少,若AMH尚可、月经正常,仍有生育机会,需积极干预。
建议尽快咨询生殖科医生,制定个性化计划(如冻卵或试管),避免延误最佳时机。
*图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个体有差异,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!